1.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这个行业是通过比特币形成的。我们可以把比特币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开枝散叶,慢慢长大,而这个生长过程其实就是代码 Fork,进行再修改发布运行的过程。
比特币之后有了莱特币、点点币等等其他币。当然,如果只有一棵树,也就不会称作一个“行业”了。一些大神,比如以太坊的创始人 V 神(Vitalik),再比如比特股、Steem 和 EOS 的创始人丹( Dan )等觉得比特币这棵树不够自己发挥的,于是在继承了比特币的“火之意志”之后,相继在比特币旁栽下了属于自己的“树”。
渐渐地,树变树林,几乎是以指数级增长的过程,树林又变成了森林,错综复杂,最终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行业,这个行业我们称作“区块链行业”。
到底是什么内涵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 第一个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极客所提出的“去中心化”;
- 第二个是以赚钱为主要目标的投资者和生意人。
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极佳的赚钱土壤,后者为前者注入了赖以生存的资金。听起来好像“沆瀣一气”,其实并没有,这也是区块链行业通常所说的链圈和币圈。
前者组成了“链圈”,后者组成了“币圈”,以前这两个圈子“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却有融合的趋势,为什么?
- 首先是行业的需要,实在是太火热了没空吵;
- 其次是,说到底区块链的第一大应用还是数字货币,本身就无法分割。
2. 区块链共识机制
共识(consensus)机制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 谁有权利
- 作弊问题
3.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通常是国内的叫法,在国外,它一般称作“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听起来比加密货币更抽象一点,“数字”旨在表现它不同于传统货币的行为,即它可以通过“数字”表现更多自定义的行为。
那么,如何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是“数字货币”(加密货币)呢?我们可以这样形容:数字货币通常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的、并且没有任何国家政府背书的虚拟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具有“去信任”、“点对点”、“公开记账”、“不可篡改”等特征。
4. 主流区块链项目
4.1. 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项目已经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在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参数,不再过多介绍。总体来看,比特币的市值和交易量远远超过其他区块链项目。
比特币的发布时间为 2009 年 1 月 9 号,预计它的挖矿可以一直持续到 2140 年,发行总量收敛到 2100 万。比特币的出块时间是 10 分钟,出块时间是指全网平均产生一个区块的时间间隔。
比特币是所有数字资产的始祖,这带来的效果就是:比特币的公众认可度非常高,纵然面临着矿池中心化 (关于矿池中心化的问题会在后面的“深入区块链技术”部分内讲解)的问题,但是公众依然非常信任比特币这种资产。
比特币曾经面临过区块容量不足的问题,但随着隔离见证(关于隔离见证的问题,也会在后面“深入区块链技术”的部分进行讲解)的生效,网络拥堵的问题缓解了很多。具体细节我们留到“比特币专题”中再做详细叙述。
4.2. 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个区块链应用平台,它的极大创新在于它提供了智能合约这种可以自定义业务逻辑的工具,智能合约是一种可编程的合约,合约是由用户编写并且部署到区块链上的。
以太坊的优势是为全世界的开发者们提供了一种开发工具,这种工具让所有人都能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所以基本上可以看成:只要是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开发者,通过智能合约可以随时为以太坊贡献内容。
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开发者使用智能合约的时候,发现的问题提交给以太坊开发者社区,社区改进智能合约的缺陷,新的开发者基于智能合约开发多样性的工具包,这种核心开发者与社区互动的良性循环是以太坊生态最重要的一部分。
以太坊的口号是“世界计算机”,从这句口号里,可见它野心的大小。
在 2016 年的时候,以太坊的市值大约是比特币的十分之一,在 2017 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四分之一。
以太坊在 2014 年开始众筹,2015 年 3 月份正式运行,它采取的共识机制是 PoW,但根据核心团队公布的方案,后期会逐渐迁移到 PoS 共识算法。以太坊的总发行量是:6000 万 +1872 万 / 年,目前的区块时间是 12 秒。
同时我们从以太坊社区可以看到,以太坊绝大部分开发流程和智能合约都已经形成行业标准,比如常见的 ERC20 代币标准,ERC725 身份标准。
而 ERC20 代币标准,则为智能合约指明了主要的业务方向:数字资产,有的叫智能资产,它们的含义差不多。以太坊 2017 价格大幅上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ERC20 代币成为事实意义上的区块链标准资产。
4.3. 瑞波币
瑞波币(Ripple)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区块链项目,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更像是一种支付结算协议,瑞波币不需要挖矿,它是通过一种叫“Open Coin”的算法,提供瑞波协议共识来达到记账的目的。
瑞波币旨在为全球跨境机构提供了高效率的支付过程,提供较好的全球支付体验。因为涉及了机构之间的资产转移,瑞波币被设计成需要准入许可才能进入瑞波的支付网络,这一点有些像我们所说的联盟链。
瑞波团队掌握了一半以上的瑞波币,所以瑞波币面临的币价被操纵的问题很严重。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极客,那么你可以略过该项目。如果你想创建一个有关支付结算的区块链项目,那么一定要研究瑞波币。
4.4. 莱特币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比特币的 Logo 颜色为金色,而莱特币的 Logo 的颜色为银色。一金一银,相信你应该明白莱特币的定位了。
莱特币在技术上仅仅把比特币的挖矿算法修改成了 Scrypt 算法,Scrypt 算法是一个可参数化、可配置的挖矿算法,不过它依然没有防住专业矿机的出现。它的其他核心代码几乎与比特币保持一致。
莱特币的崛起得益于良好的市场运作,从提供的功能来看,莱特币与比特币没有区别。那么说,为什么还要有莱特币呢?
是这样的,比特币扩容之争的核心焦点在是否使用“隔离见证”的方法,我们其实知道,“隔离见证”虽然在比特币社区提出,但是第一个应用的地方是莱特币,相信你能看出这里的逻辑,即:莱特币作为比特币的先行者,它会替代比特币做一些具有实验性质的试运行。
4.5. 比特现金
目前比特现金市值排名基本在 Top5 左右,与比特币相比,比特现金仅仅是从区块容量上高于比特币,其他技术上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比特现金的诞生要从比特币扩容之争开始谈起,由于比特币的区块容量是 1MB,随着用户增多,交易愈发拥堵。
所以围绕着提升网络容量,社区内部发生了分歧,“支持隔离见证”与”支持直接扩大区块尺寸”分成了两派,这就是著名的扩容之争。
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们支持前者,矿工们支持后者,由于比特币核心开发者掌握了代码的控制权,但是矿工掌握了记账权,所以两权发生了分离,矿工索性一拍大腿,你不改代码,我花钱找人改,这就产生了比特现金。
比特现金作为社区共识分裂的产物,体现了区块链开放共识的特点,你不支持我,我分分钟就可以独立出来。
4.6. Tether
Tether 也是一个特殊的区块链项目,它为所有区块链资产提供了法币(主要是美元)兑换网关。
Tether 又称 USDT,言外之意就是和美元一对一锚定,用户存入多少美元,就会产生多少 USDT 进入虚拟资产网络。USDT 可以直接在虚拟货币交易所与比特币等其他区块链资产进行交易。
Tether 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流通,是数字货币交易市场重要的交易入口。另外,Tether 可能存在被冻结和没收的风险。
4.7. 匿名性区块链项目
匿名性区块链项目是指:使用交易匿名技术,让公开可查询的交易内容变成私密的匿名性区块链项目。市值比较不错的有门罗币、达世币、Zcash 三种,它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匿名技术,为区块链技术的匿名特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需求上来看,这三种都是为了解决其他所有数字货币无法匿名的问题,因为从技术上看,比特币也好,以太坊也好,交易是可以被追踪的。
所以以上三种区块链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匿名,按照匿名程度分别是:达世币 < 门罗币 < Zcash。从市场认可度来看,门罗币的匿名性最为人们所认可。
4.8. 国内的公有区块链项目
中国的公链项目不多,分别有 NEO、量子链、元界、公信宝、比原链。
5. DPoS
DPoS
全称是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中文翻译过来是代理权益证明。
6. 技术基础
区块链在技术上的 7 个特征
- 区块链的存储基于分布式数据库;
- 数据库是区块链的数据载体,区块链是交易的业务逻辑载体;
- 区块链按时间序列化区块数据,整个网络有一个最终确定状态;
- 区块链只对添加有效,对其他操作无效;
- 交易基于非对称加密的公私钥验证;
- 区块链网络要求拜占庭将军容错
7. 区块链类型
我们在讨论区块链时,通常指的是公有区块链。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区块链:联盟链。
所谓联盟链,就是这个区块链具有准入许可,不像公链,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准入许可也就意味着候选节点进入区块链时需要得到已经在网络中的节点许可,所以联盟链也叫做许可链。
早期文章里可能还会涉及私有区块链的定义,其实我认为私有区块链更像是一个捏造的概念,如果是完全私有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人员往往会有更好的选择。如今云计算日趋成熟,大规模的分布式存储已经不是难题,不必在区块链这种低并发、低吞吐量的系统中折磨自己。
所以我们所说的区块链通常指的是公链。除了公链和联盟链的概念,还有一种区块链概念,叫作侧链。
侧链是一种双向挂钩技术,将主链中的代币锁定到侧链中使用。所以可以将主链看作主干道,侧链看作与主链相对独立的一条分支道,作为主链功能的低耦合拓展。
8. 从业区块链
目前区块链领域的人才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根据客户的需求,搭建基于 DLT 技术的分布式账本应用,在 DLT 上实现客户要求的业务需求,这类与传统解决方案型的人才十分接近。
- 公司已经具有了某些行业的资深经验,目标是通过技术选型选择某个公链,在此公链上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目前游戏与社交类的项目比较成熟,游戏类有以太养猫、LeBloc 等,内容社区类有 Steemit、币问、币乎等项目。这一类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与现有技术结合,在业务层面利用区块链的资产数字化特性,商业潜力大,技术发展空间也很大,进入门槛较低,风险较低。
- 公司获得融资或者在海外发起 ICO,目标是研发新一代公链,这一类是为了通过改进现有的区块链技术不足而创建的项目,技术发展空间最大,进入门槛最高,风险也最高。
- 区块链生态基础设施类。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数字资产管理、移动钱包、硬件冷钱包、数字金融媒体、区块链咨询、矿池运营等都属于此类,这些都是目前商业利润最高的区块链产业,技术发展空间较大,进入门槛较低,风险也较低。